山不拉煤矿大力推行“精细化”管理理念,把效益效率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,通过材料定额管理、完善考核办法、践行降本增效、规范财务核算等多种举措,稳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。
坚持思想领先把好“认知关”。该矿坚持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抓,从管理制度的建立、硬件设施的投入、技能素质的加强等方面着手,增强全员精细化思维意识,掌握精细化管理内涵实质,学会运用精细化思维方式思考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,真正把精细化管理入脑入心、走深走实。同时,从小处着眼、从细处落实,针对各项工作进行精准研判、精准组织、精准指挥、精准落实,让各部门、各岗位明确管控重点,切实把精细化治理成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感受得到的实际效果。
坚持打牢基础把好“制度关”。该矿根据历年经营考核经验,修订完善各项考核管理制度20余项,不断查找经营管理短板,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;完善风控内控管理、合规管理方面制度措施,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的合规内控保障体系;充分发挥财务在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,通过下发“月度资金收支预算管理办法”,制定矿“会计核算管理办法”,修订“大额资金支付联签管理办法”等加强资金管理,规范支付手续,统一会计核算,防范大额资金支付风险,对各项财务业务进行规范管理。建立集中采购机制,建立“矿物资采购管理办法”,降低物资采购成本,防范采购风险,保障生产安全,稳定运营。
坚持抓长抓常把好“常态关”。一是强化生产管理,通过持续推行沿空留巷技术运用,增加原煤可采产量;通过开采过程把控、加强运输管理、调整煤筛孔径等方式提高“出块率”助力提质增效;深挖煤炭副产品附加值,在维护现有副产品客户的基础上,积极寻求具备副产品二次洗选、烘干能力的终端客户,确保尾煤销售收益最大化;积极推进标准化验室建设、通过健全设备设施、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有效提高煤质管理水平。二是强化成本管控。清理长期不在岗人员,清缴不在岗人员社保,合法、合规、合理实现员工市场化退出;对所有区队材料领用情况进行监控,并适时公示,提高材料领用透明度,月底进行盘点,严格考核兑现;加强物资回收管理,各部门加强职责范围内物资监管,考核小组不定期开展督查,避免材料浪费;同时,积极在研发费用、环境保护、节能降水、西部大开发等方面把握“减税降费”优惠政策,提高效益。
坚持需求引领,把好“提升关”。严格落实建设集团改革工作部署要求,结合实际情况,制定机关和后勤服务机构改革实施方案,进一步完善管理流程、理顺管理关系、优化组织机构设置、调整职能部门职能,严格定编、定岗、定员管理,提升矿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;强化组织协调、严格数据分析,多举措推进标准化成本管控体系建设,逐步完善标准成本考核机制,把标准成本纳入到日常经营考核中,实施节奖超罚,促进各项成本节约;建立二级库房台账,明确类别、名称、数量、金额等明细,串联成整体,材料统一调配使用,有效降低库存,减少成本支出。同时,该矿积极开展外出学习交流,通过组织经营、财务、销售、采购、洗选等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赴建安公司92处禾草沟洗煤厂、赴乌审旗蒙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交流学习,在对标交流中找差距、寻药方,促进“精细化”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。